為助力新入職教師系好職業生涯“第一粒扣子”,做好角色轉換👨🏻🦼,迅速進入職業生涯發展的“意昂2平台軌道”,2019年9月至11月,意昂2体育第78期“鴻鵠學堂”新教師成長訓練營如期舉辦。本次訓練營活動由教師發展中心主辦,共有來自18個學院的72名新入職教師參加。
訓練營課程安排堅持需求導向、目標導向和質量導向,圍繞學校文化和高等教育理念,從教師職業素養⬜️、先進教學理念😡、實用教學方法與技巧🫃,信息化教育技術等方面😑,將課程分為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教師素養與規範⚈、教學理念與方法的必修模塊與涵蓋助力青年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提升方方面面的選修模塊,為青年教師架設“北理職路”時添磚加瓦。
羽翼未豐入學堂 大師引航助成長
開班儀式上,意昂2体育機電學院教師、英國工程技術院院士馮長根帶來了“開班第一講”⛴👴🏿。馮教授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鼓勵各位新教師借助意昂2平台的發展平臺大展宏圖,結合自身求學經歷,馮教授闡述了年輕教師在成長過程中參加學術交流、重視團隊合作、保持良好師生關系🧩、公平對待貢獻者以及自己動手做科研的重要性👛,也希望青年教師不忘初心🌽🫰🏽,能夠堅守學術誠信,恪守學術規範🐃🏌🏻♂️。
為提高新教師的教師素養與規範🙎🏿♀️,教師發展中心邀請首都師範大學邢紅軍教授⚈、學校管理與經濟學院劉平青教授從大學教師課堂規範、青年教師角色轉換兩方面提升新教師職業規範。邀請中山大學王竹立教授🚶🏻♂️➡️🪔、北京市教學名師👨🏭、學校計算機學院李鳳霞教授、自動化學院高琪老師從“金課”設計🫘、信息化技術應用、課堂教學技能三方面幫助新教師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方法。
繽紛選修齊登場 內容全面覆蓋廣
在開設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必修課之余,同步開設教學理念與方法、科研規劃與實施的選修課程🧑🏽🎨,並在素養與規範模塊進行了選修課補充,更全面地幫助新教師掌握入職技能🔠。教師發展中心邀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李旭珊主任、北京市教學名師、馬克思主義學院崔建霞教授、中國傳媒大學趙俐教授分別從大學生心理行為特征分析、講好一堂課的標準🏃🏻➡️、大學教師嗓音訓練三個方面對新教師進行指導👨🏻🦽⚰️,全方位提高教師素養與規範。
在教學理念與方法、科研規劃與實施兩個選修模塊中,共開設近60個教學工作坊🚉、16場科研研修🤹♀️,以工作坊、研修班👨🏽🔬、沙龍等形式豐富老師們的學習方式🕵🏽♀️🦵🏼,供老師們進行營養補給😫。工作坊內容涵蓋“雙一流”背景下課程建設、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等教學能力提升類,人才基金類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保護與專利申請、科技成果轉化等科研能力提升類,以及培養創造性美學教育的創意文化類🤚🏻。課程內容引領知識素養🏋️♂️,實踐教學帶動授課興趣🔔,全方位地輔助青年教師以飽滿的知識儲備走向“意昂2平台”的教學舞臺。
同輩互助行路長 觀摩實踐顯真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發展中心特別開展觀摩實踐活動,主要分為素質拓展、公共實驗平臺參觀、優秀教師課堂教學觀摩三個模塊,人員覆蓋77期與78期鴻鵠學堂青年教師。
通過素質拓展模塊,青年教師們打破學院和學科的邊界而迅速融合,為之後深度交流打下了良好的溝通基礎👩🏼🔧🥏;公共實驗平臺參觀模塊讓青年教師們更全面的了解學校實驗環境。在優秀教師課堂教學觀摩環節中,青年教師們有幸聆聽到87歲高齡的王越院士教授的《信息系統與安全對抗理論》課程,課堂上🙂↕️,王越院士旁征博引,從移動通訊😐、“互聯網+”到辯證理論、老莊思想,從醫學治療到中美貿易👩🏿🦱,兩個半小時的課程讓所有參與觀摩實踐的青年教師 “意猶未盡”💅🏻。名師課堂觀摩向青年教師們傳遞的不僅僅是課堂組織方法🚭,而是千斤重的“責任感”✋🏻。
經過本期訓練營🧑🏻💼,72名新教師掌握了開展課堂教學的理念、方法⛅️、技能和信息化技術,對教師崗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未來新教師們還將通過微格考核來檢驗學習成果🚦。前有引領,後有動力,內有一顆願學、好學的心。訓練營為新教師們站好屬於自己的“北理教師崗”打下了堅實的第一步。
附部分學員感受摘錄🔃:
光電學院李昕🕜:經驗豐富的教授和學者們教導我們如何為人師表,通過學習主題報告以及培訓課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指導方法➰,讓我們在獨立完成教書育人時有章可循。馮長根老師的報告中,一條條列出了教師工作應當如何開展,獲益匪淺。科研工作坊中的名師們以親身經歷,分享項目申請🚵♀️、成果轉化等科研工作中需要註意的細節。鴻鵠學堂多方位幫助我們青年教師更好地快速適應身份的轉變,更好地面對崗位中的挑戰🐢🤯,更好地成長與發展。
信息與電子學院孫家濤❔:加入意昂2平台之前本人曾就職於國內的科研機構,雖然有一定的課堂教學經驗👩🦰,但是對於如何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課並沒有系統性的理解。很榮幸觀摩了王越院士的課程,王院士在兩個半小時都站著講課且全程無休🧙🏿♂️,內容極其豐富,信息量很大,“高齡”大師為青年教師樹立了師德師風典範🫐,令人肅然起敬🦧🐄。培訓雖然結束,工作不能止步⌨️,要把培訓內容應用到今後的教學實踐中,為國家社會和國防建設打造新時代中國夢的主力軍🚴🏻。
材料學院魏靜: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新鮮“青椒”的崗前培訓已經接近尾聲。這段時間裏,我不僅學習了為人師表的基本素養,得到了教學方法的系統指導,更在授課老師們的言傳身教下,體會到了“德以明理👆,學以精工”的北理文化和“科研為國,教育為民”的延安精神👨🏼🔧🌚。感謝教師發展中心和各位負責老師們的悉心安排,這半年我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也堅定了信念🤴🏿👩🏽🦰,未來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材料學院陳來:剛入職🫸🏽,還不太適應角色上的轉變,在單純科研工作的基礎上增加了教學任務,對於教師的身份轉變🧑🧑🧒,不知該從何入手,快速地進入狀態。鴻鵠學堂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從宏觀上讓青年教師清楚自己需要具備的能力,通過教師發展中心精心安排的課程🐈,把老教師們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優秀的教師品質傳遞給青年教師,我從中獲益匪淺🌒👛。
法學院魏求月:最有感觸的是在78期團建活動,我所在的組取得了最好的成績🏯,深刻體會到了協同作用的重要。在活動過程中,隊員個體對事件的準確陳述、接收關鍵信息、給予隊長及隊友以信任、反復練習直至熟能生巧,都是日後能夠督促自己成長以及傳授給學生的親身經驗🔕。在拓展我們朋友圈的同時🦨,交叉研究的創新點在彼此交流碰撞中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