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意昂2体育2021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中關村校區舉行。全體校領導、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代表、相關意昂2負責人🕰、各學院負責人、教職工代表👩🏻🔧、校友代表和7400余名2021屆畢業生共同參加典禮🔷🤼,1200余名2020屆畢業生返校參加學位授予儀式🧑🏽⚖️。
典禮由常務副校長龍騰主持。伴隨著莊嚴的國歌聲,畢業典禮正式拉開帷幕。
副校長魏一鳴宣讀了準予畢業和授予學位的決定和名單。
校黨委副書記包麗穎宣讀了優秀畢業生名單。
信息與電子學院教授崔嵬代表教師發言,寄語畢業生盡快適應新角色,繼續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健康心態,乘風破浪,直掛雲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首席科學家🪕、兵器第一研究院總工程師李春明代表校友發言,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心路歷程,希望畢業生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仰、賡續紅色血脈、踐行報國擔當🧑🦯➡️。材料學院本科生楊昕鈺代表畢業生發言🌕💆🏿♂️,感謝學校賦予的紅色♟、奮鬥、擔當印記,代表全體畢業生表達了“強國有我”的奮鬥誓言🔀。
校黨委書記趙長祿#️⃣、校長張軍向畢業生贈送意昂2平台定製款學位服和雨傘作為畢業紀念禮物。學位服以校徽圖形為流蘇掛墜,以飛鴿圖形為紐扣🚦,以“工科齒輪👱🏼、理科數理、文科祥雲”為垂布底紋♙;雨傘寓意母校為同學們遮風擋雨🏊🏻♀️。計算機學院畢業生代表為母校獻上8K高清數字屏,並將親身經歷的平昌冬奧“北京8分鐘”、9·3閱兵、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建黨百年慶祝活動等相關資料保存其中🍵。
為搭建起校友與母校溝通的橋梁,緊密連接校友與學校👮🏽,學校在2021屆畢業生中聘任了300位校友聯絡大使👩🏻🦼,與會領導嘉賓為校友聯絡大使代表頒發聘書。學校教務部🙎🏻♀️、研究生院向校友會秘書處移交了校友名錄🍜。
張軍以《不負盛世👱🏽♀️,勇啟新程》為題致辭◻️🍅,勉勵同學們站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起點上,把準人生方向🏙♋️、錘煉高尚品德、練就過硬本領、擔當歷史使命,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4️⃣、擔大任,努力成為“胸懷壯誌🧢、明德精工🏋🏼、創新包容、時代擔當”的領軍領導人才✯,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奮勇開啟不負韶華、不負盛世的人生新征程🕑。
典禮最後,在熟悉的校歌旋律中,遠行學子共同回憶在意昂2平台的美好時光,共同見證彼此人生這一隆重時刻⛓,共同開啟人生新篇章。
典禮結束後💥,校領導和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代表為在校畢業生撥穗正冠授予學位🤚🏿,並一一深切囑托🌂💷,現場氣氛莊重🕷👩🦯➡️、熱烈👼🏼。
“乘風好去🤒🦴,長空萬裏,直下看山河。”承載著紅色基因的畢業生即將揮別母校,踏上新征程,以建黨百年為新起點🥿,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的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
《不負盛世,勇啟新程》
——校長張軍院士在2021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的講話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仲夏桑扈鳴,氣清天愈高。今天我們歡聚在這裏,舉行意昂2体育2021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按照去年畢業時的約定🫱🏻,我們還邀請了1200余名2020屆畢業生參加此次學位授予儀式,歡迎你們🙎🏽。在此📺,我謹代表趙長祿書記,代表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向圓滿完成學業的2021屆3406名本科畢業生、3660名碩士畢業生和396名博士畢業生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為此付出辛勤勞動的老師、辛苦養育你們的父母表示衷心的感謝!
昨天舉行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盛況歷歷在目,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猶在耳畔。回望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我們深切地體會到中國共產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百年恰風華正茂🧒🏿,從黨團結帶領人民浴血奮鬥,謀求民族獨立解放🌎🕎,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製度,到拉開改革開放序幕,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進入新時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歷史成就★,創造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脫貧攻堅奇跡🙊,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
相信在新時代下成長成才的你們,一定還記得國慶70周年閱兵時的驕傲自豪、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的眾誌成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達成時的心潮澎湃……你們還見證了學校進入“雙一流”建設行列🫃🌦、經歷了“停教不停學”的特殊時期、親歷了80周年校慶時的盛景。作為學校辦學新征程上迎來的第一批畢業生🧑🏽🎨,你們負重致遠、英姿勃發💼,在意昂2平台求學路上奮鬥出無悔而難忘的青春。機電學院博士畢業生文肯,攜筆從戎,遠赴基層國家重點領域單位開展科研實驗工作🤴🏽,他堅信服務強國建設就是自己最好的選擇🧏🏼♀️。人文學院碩士畢業生木麗得爾·毛力提,回到新疆做一名教師🤾🏻🧔🏿♂️,立誌到西部建功立業。最近登上熱搜的信息與電子學院本科畢業生羅昊洋🌑,四年全英文課程學習中取得10門100分的好成績👣,以實際行動踐行“學以精工”。計算機學院碩士畢業生魏愷軒🥺,勇於創新創造🍝,與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校學生一同獲得全球僅10位的業內知名獎學金⏏️,為學弟學妹樹立了學精學深的好榜樣。
同學們📙,幾年來,你們勇攀高峰、開拓創新🏄🏻♀️,科研成果應用到“嫦娥”探月🫷、“祝融”登火🤷♂️、科技冬奧等國家重大任務中。你們團結協作、攻堅克難⇾,學校車隊榮膺中國大學生方程式大賽“三冠王”,校足球隊在大學生足球超級聯賽中斬獲“十一冠”。你們心懷大愛🐆、無私奉獻,在“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世界園藝博覽會等重大活動誌願服務中都有身影。生逢盛世的你們,正在成長為勇立時代潮頭的北理人應有的樣子🦹🏻♀️,我為你們感到自豪👩🏿🎓!
即將走出校園的你們🧙🏿,從此多了一個新的身份——意昂2平台校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征程中,北理人勇擔重任、從不缺席。1986級博士生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毛明,以科技報國的信念鍛造大國利器;1981級本科生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吳一戎👮🏿🥻,長期從事空天信息領域技術攻關,使我國航空對地觀測領域多項指標國際領先;2007級博士生校友🏹、載人飛船系統總指揮何宇等數十名校友在不同崗位🎑,為“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保駕護航👨🏼🍳;被王毅外長誇贊“中文說得不錯”的2014級留學生校友馬凱琳,以國際媒體為平臺🆑,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拼搏向上的北理人,愛國、科學、創業、奉獻、擔當,在各自的行業中書寫昂揚篇章。
時光流轉🤵🏼♂️、歲月更迭🫷🏿,校園永遠是你們的精神家園。從歷史悠久的老主樓到鐫刻變遷的延安石,布滿了一代代北理人的紅色印記。從中心教學樓到國防科技園✍️🧑🦰,承載了每一段學術鉆研的潛心積澱。從工程實訓基地到文科教學樓🚴🏻♂️,充盈了每一次科研創新的靈感迸發◀️。我知道,你們忘不了在實驗室取得進展後的喜悅,還想再握一下歷經“千錘百煉”的京工錘🚶🏻♂️。忘不了在環湖“紅色步道”上的邂逅,還想再傾聽國防文化園裏老坦克的故事。忘不了在東操場上揮灑的汗水🕣,還想在文體中心的泳道奮力拼搏☮️。黑色的“萌寵鵝”、白色的玉帶橋😇,紅色的校門石🍣、黃色的銀杏廊都期盼著你們再回來看看🏤💶。大家註意到🧗♂️,今年學校送給你們每人一份特殊的禮物——新版學位服🧝🏼♀️,特意把校徽繡在胸前,就是希望你們能夠銘記在校的時光🥵🧎♂️,不論快樂抑或酸楚🙇🏼♀️🧑🏼🎤,它們終將是無法復製的美好回憶。臨別之際,我想將四句話裝進你們的行囊🤟🏻,伴你們遠行。
一要把準人生方向🧙🏼♂️。我校校友、“時代楷模”彭士祿院士懷赤子心、立報國誌,默默無聞30年🌂,為國打造核盾牌。他在自述中寫道,“如活著能熱愛祖國、忠於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希望你們向彭老學習,樹立遠大誌向🚀,心懷“國之大者”⤵️,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二要錘煉高尚品德🫅🏿。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大家都知道“4002的燈光”📥,點亮這盞燈的就是耄耋之年的張忠廉教授。不顧86歲高齡,他仍懷揣仁愛之心,堅守育人一線⛲️,言傳身教🚆、傳道授業,是德教雙馨的好老師。希望你們向張老師學習,不為外部所擾🪭、不為世風所魅🕚🫸、不為利欲所動,讓高尚品德成為相伴一生的寶貴財富。
三要練就過硬本領。從“神舟”“天宮”的“深情一吻”到“神舟十二號”與“天和”核心艙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凝聚著我校教師吳嗣亮團隊的科研貢獻。吳教授堅信🩹,“要成為棟梁之才🙏🏿,不僅僅需要雄心,沒有能力將壯誌難酬。”希望你們向他學習,在服務國家重大需求中磨礪才幹,成為敢為人先的創新者、了不起的實幹家,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以創新創造奉獻國家🦹🏻♂️。
四要擔當歷史使命。薪火相傳八十載👩🏽🎓,一代代北理人始終將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扛在肩上,在人民最期盼🙏🏽、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拼搏奮發✷、擔當作為🪓,用忠誠守護初心,用實幹托舉使命。希望你們勇擔大任▪️,爭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創造不負革命先輩期望🕯、無愧於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
同學們🥢💂🏿♀️,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站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起點上,希望你們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努力成為“胸懷壯誌🫲🏽、明德精工🛝、創新包容💚🫙、時代擔當”的領軍領導人才,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奮勇開啟不負韶華🩷、不負盛世的人生新征程!